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行业动态

您现在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生态环境检测机构存亡与发展的博弈论

日期:2021-01-31 10:04:48

    近年来,自从第三方环境检测行业的开放,陆陆续续各类生态环境检测/监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设立。随着市场监管和环保执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检测机构也在逐步洗牌和重组,大鱼吃小鱼,破产、消亡、兼并重组是必然的趋势。在这场硝烟四起的白热化市场战争中,谁能在“夹缝”中立稳脚跟,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何为夹缝,生态环境检测机构为何要在“夹缝”中生存?夹缝是什么?据说夹缝在:

  (1)市场监管与生态环境机构利润之间

    市场监管,有例行检查,有抽查比对等,每年同行听到这三个字都会胆战心惊,那就是“双随机”,在每年的双随机中,都会有检测机构被通报批评、罚款、甚至吊销纸质。曾经被标榜国内做得最好的检测机构“某测”也在双随机中同样倒下了几家(分)子公司。更有甚者:禁止从业、主要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等等。

    监管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做得更规范,但激烈的市场竞争、残酷的现实告诉你,做规范几乎无法存活。所谓做得还不错的检测生态环境机构,只不过是表面上做得还比较规范。能经得住查。一句话,就是质量体系管控比较到位罢了。文字部分做得比较好,能自圆其说。

在市场监管与经营发展的这场博弈里面,除了讲究需要能自圆其说,人情世故也必不可少。在这个夹缝里,生态环境检测机构能做的也只有在实质规范与表面规范这个区间去寻找动态平衡了。当然,我们最期盼的状态是经过洗牌之后,市场更加规范,竞争更加有序。监管与行业规范能都能正向同步发展,不再是对立面,而是引领、帮扶和规范。

   (2)技术原则与客户服务之间

    很多检测机构技术部门的员工“原则性很强”,开口闭口就是终身责任制,法律条规、条款背得熟得很,一套一套的,堪比普法专家。其实相关法律法规谁都知道,你所在的检测机构负责人不知道么?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最高管理者,他们对风险的把控远比基层的采样人员、分析人员表、报告编制人员要宏观和精准得多。作为一名员工,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那就是要能为生态环境机构创造效益,能有价值。在原则范围这个“区间”,切记,原则需要有一个动态的区间值,而不是一个点。也只有这样,我们能才能在生态环境机构中立足,才能服务好客户,生态环境机构才有收益,我们才有工资。站在客户立场,委托你做检测,肯定希望能得到合格的报告。为了客户,都出合格的报告?那肯定是不行的,不仅是员工及生态环境机构对应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生态环境机构也会自取灭亡。所以,要能找到一个动态的区间平衡点。

    有时候适当拒绝客户的要求,是为了我们能更长久的为客户服务;有时候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为了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为客户服务。

   在上述两个夹缝之中如何做到游刃有余,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发展获利?除了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好质量体系工作,小编四处“摘抄”了以下招数供你参考:

  (1)合同评审  成本管控,利润评估等自然不用说。对业务负责人而言:什么性质的单该接,什么性质的单不该接,自己心里要有数,对自己机构的资质要能吃透,对所在机构的检测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要心中有数。如有分包,要考虑分包的难度、时间效率等。切勿“打肿脸充胖子”,亦勿对客户胡乱承诺。

  (2)采样:生态环境检测机构本着对样品负责的原则,在原则范围内样品采集上有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此处不便详列。一句话:安全、质量、效率。样品的采集照片甚至视频,样品的安全性、时效性,采样人员的安全、专业度、职业素养。采样设备及采样车辆的安全、操作规范等。

  (3)分析  数据可溯源,期间核查要到位,仪器设备操作要规范,该搞的原始记录、该弄的谱图做好,按照5S管理的要求要能及时存档备查。

  (4)报告的编审   报告编制:文本格式要规范,符号、单位等切不可有疏漏。自查逻辑性,比如:有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工业企业)出水口水质检测结果比进水口的水质还干净。这就明显不符合逻辑。

报告审核:要能宏观把控风险,评估上文“夹缝区间”值偏移程度。

  (5)客户服务   及时回访,及时调查,做好记录,逐条跟进,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持续改善。




页面版权所有 © 2018 河南瑞安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88888888号

新云搜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