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行业动态

您现在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郑州市公布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情况

日期:2021-04-22 09:50:06




                                                                         


         4月21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1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对2021年郑州市第一季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情况、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土壤污染防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四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发布。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情况

        一、空气质量改善情况

       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PM2.5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重污染天数8天,完成国家下达的2020-2021年秋冬季第二阶段PM2.5浓度不高于94微克/立方米和重污染天数不超过15天的目标。各开发区、区县(市)均完成1-3月市定PM2.5改善目标,其中目标完成率由高到低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经开区、荥阳市、金水区;各开发区、区县(市)均完成1-3月重污染天数目标,其中目标完成由高到低排名靠前的分别为高新区(6天)、郑东新区、经开区、航空港区(7天)。截至3月31日,全市年综合指数5.66,同比下降2.9%,在全国168城市中倒排第32位,全市一季度在全国168城市排名达到了除2020年疫情影响外的最好成绩。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部署,结合“十四五”开局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01强力推进结构调整

         一是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全年退出10万吨/年以下独立铝用炭素企业共18家,退出产能67.7万吨;鼓励退出非10万吨以下独立铝用炭素企业12家,退出产能127.6万吨,超额完成省定淘汰任务。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关停荣奇(俱进)2台42万千瓦燃煤机组,全市累计关停15台227万千瓦燃煤机组,累计削减燃煤约460万吨。
        三是加快新能源车辆替代。在新能源出租替代上,截至目前,全市10854台巡游出租车中,累计办理8560台新能源出租车更新手续;在新能源环卫车替代上,2020年全市购置新能源环卫车辆174台,超额完成市定100台任务。

02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

        全面完成非电行业、工业窑炉、锅炉、挥发性有机物、铸造等重点行业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持续减少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市已完成深度治理核查企业1084家,持续做好涉VOCs企业综合整治,根据全市涉VOCs企业排放现状调查结果,组织开展2021年第一批110家涉VOCs企业“一企一策”治理。为提高企业绩效水平,一季度分别在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组织召开“1+N”绩效分级培训会,对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在绩效分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培训解答,进一步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提升治理水平,引领企业绿色发展。

03大力做好移动源污染控制

        一是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截至目前,全市注销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道路运输证16300台,注销车籍20357台,回收车辆累计4849台。全市工地柴油机械三环内共更替淘汰柴油设备281辆/台,三环外共更替淘汰柴油设备1013辆/台,基本完成工地柴油机械更换任务。
        二是持续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柴油车零点夜查方面,秋冬季期间每日22点至次日6点开展夜查,共检测柴油货车85754辆,其中超标1177辆,占全年路检抽测量的40.2%。检测数量在全省排名中位居前列。非道路移动机械零点夜查方面,秋冬季期间共检查各类施工工地、工业企业、物流批发市场3581家、机械6811台、抽测使用油品386批次。对81家施工工地105台涉及机械移交市控尘办进行信用扣分;对违法使用机械的22家单位按照省大气条例依法进行处罚,共计罚款19万元。黑渣土车联合执法方面,秋冬期间共检查渣土车14445台次,暂扣渣土车918台。对23家清运公司进行信用扣分813次。

04加强面源污染控制

        一是严格散煤监管。全市累计检查商户、住户467853户。累计暗访检查9302处商户、楼院、工地、安置区,发现并整改违规使用、存放燃煤共41处,下发通报10次,累计财政扣款1140万元。
       二是严厉打击和清理取缔黑加油站点。全市共检查黑加油站(点)1032座次,对6个新发现的黑加油点进行了查处取缔。

05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一是严格实施精准管控。加强分析研判。市攻坚办每天坚持组织生态环境、气象、专家组进行联合会商,重污染天气期间加密会商频次,对可能出现污染天气的情况,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启动管控措施。加强工作调度。重污染天气期间每晚召开调度会,通报空气质量情况,安排应急减排工作,每月由市领导召开调度会,分析形势、查摆问题;最大程度减轻重污染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抓好工作落实,对各行业明确各项措施监管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监管人员,做到项目、工地、重型车辆落实到人,各项工作职责落实到人,充分发挥应急管控作用。
        二是坚持实施差别化管控。按照民生优先、科学精准、绿色引领、差别管控的原则,严格实施差别化管控。工业企业方面,完成全市8998家涉气企业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对绩效评级优、民生保障类、微涉气企业在预警期间享受不同的豁免管控政策,其中红色预警期间豁免企业1181家,橙色预警期间豁免企业4772家,黄色预警期间豁免企业7450家。施工工地方面,按照优先保障地铁、冬季供暖、学校、医院、民生十大实事、重大产业项目的原则。对全市1217家应急抢险工程、民生工程(其中一类民生工程396家、二类民生工程821家)、466家绿牌工地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在预警期间享受不同的豁免管控政策。积极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工作。按照生态环境部39个重点行业和省生态环境厅13个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评定要求,积极主动指导企业开展绩效分级申报工作,经生态环境部和生态环境厅最终评定,全市评为A级企业16家、B级企业89家、引领性企业60家、先进性企业75家,占全省23.6%,数量在全省遥遥领先。积极申报民生保障类企业。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全市重点民生保障类企业正常生产,积极向省生态环境厅申报重点民生保障类企业,全市430家企业列入民生保障类企业,在橙色预警以下级别豁免管控。2020-2021年秋冬季共启动10次重污染天气预警,相较于2019-2020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时间减少了19天14小时。

        今年第一季度工作已经结束,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告一段落。下一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我市臭氧污染天气影响逐渐凸显,因此,在下一步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国家、省有关工作部署,结合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具体要求,围绕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谋划开展夏季臭氧攻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提升行动,对全市完成治理的涉气工业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到位;对全市水泥、耐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实施氮氧化物与氨逃逸“双控”,指导企业有效控制各项污染物。二是加强工业企业VOCs全过程运行管理。聚焦治理设施“三率”,鼓励企业采取高于现行标准的治理措施;分批对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提升整治,对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开展“一园一策”综合治理。三是组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单位专项检查。充分运用自动监控、无人机、电力数据、VOCs走航监测等手段,严查涉挥发性有机物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降低臭氧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





页面版权所有 © 2018 河南瑞安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